投稿
遗产
甘肃文化产业网是甘肃文化产业综合服务平台,及时报道甘肃文化、艺术、文学、影视、收藏等文化行业新闻资讯。是甘肃领先的互联网新闻门户网站!
甘肃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参加“直播新生态助力非遗传播传承”线上研讨会
11月17日上午,甘肃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应邀线上参加直播新生态助力“非遗”传播传承研讨会。研讨会由中央文化和旅游管理干部学院和中国民族文化艺术基金会共同举办
临夏州泥塑非遗传承人参加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研修培训
常天平创作的泥塑《快乐西北人》《陶王新瓷》2件作品得到景德镇陶瓷大学冯都通教授高度点评,也受到了当地美术与陶瓷雕塑有关专家学者及社会各界人士的好评。
甘肃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甘肃古琴艺术
“白云深处草堂深,洗耳宫商太古音。莫笑钟期今去远,清风明月自知心。”(《草亭琴趣》)愿靖远张氏古琴发扬光大,源远流长。
甘肃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曹氏中医正骨法
曹氏中医正骨法是流传于甘肃省会宁地区的最具代表性的民间传统中医骨伤疗法,历史久远,技法精湛,疗效显著,有很高的医学价值。
《甘肃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认定与管理办法》经省文化和旅游厅党组会议审议通过。现印发你们,请认真贯彻落实。
守护文化根脉,让“非遗”绽放迷人光彩——张掖市2012-2022年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综述
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国人“记得住的乡愁”,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
甘肃非物质文化遗产展厅精心打造儿童成长乐园
“甘肃非物质文化遗产展厅以固定陈列展为主,主要采用图文和实物相结合的展示方式,辅以数字化技术手段。展示项目涵盖全省14个市州
平凉市文旅局调研崆峒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工作
为积极打造非遗特色品牌“非遗一条街”,掌握和收集崆峒区非遗项目建设情况,近日,平凉市文旅局党组书记、局长、崆峒山大景区管委会党委书记唐常宁一行到崆峒区调研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工作。
“河州泥塑”非遗传承人参加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传承人研修培训
由文化和旅游部、教育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举办的2022年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传承人研修培训计划——“景德镇手工制瓷技艺(陶瓷雕塑创作)”传承人研修班在江西省景德镇开班
甘肃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奏响振奋人心的春日交响曲
垂柳拂绿水,惊鸿照影来。正值东风送暖,桃花灼灼,芬芳氤氲;荡漾满目春色,万木竞发,生机盎然。
甘肃:提升文物保护水平 让文化遗产代代相传
敦煌研究院通过虚拟体验展示文物的方式,让游客更好地领略莫高窟的艺术魅力和文化价值。
甘肃拟鼓励院校开设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专业或课程
3月29日上午,省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三十次会议听取了省人民政府关于《甘肃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条例(修订草案)》(以下简称《条例(修订草案)》)的说明。
甘肃省文旅厅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签署合作协议推进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与创新发展
甘肃省文旅厅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银行采取线上视频的方式,举行了世行贷款甘肃丝绸之路经济带文化传承与创新项目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技术援助合作协议签约仪式。
甘肃文旅厅联合腾讯云发布大数据平台,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建立数字档案
2022年3月22日,甘肃省文旅厅与腾讯云联合建设的“甘肃非物质文化遗产大数据平台”上线,首批次共 630 项国家、省、市、县四级“非遗”档案数据成功“上云”。
中央有关部门,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财政厅(局)、文化和旅游厅(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财政局、文化体育广电和旅游局:
甘肃恢复跨省旅游 “陇上团”赴鄂推介“自然+文化”遗产
据甘肃省文化和旅游厅披露,从25日起,甘肃省旅游景区、景点、文化娱乐场所、旅游演艺场所、影剧院、互联网上网服务场所、公共文化服务场所等有序恢复开放。
2021年11月26日 16:06 /甘肃 /遗产 /自然 /文化 /旅游
甘肃多彩非物质文化遗产  唤起文化记忆
甘肃是华夏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地域辽阔,东西狭长,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蕴藏十分丰厚;同时,历史悠久、民族众多、地形复杂等多重因素,造就了甘肃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的丰富性和多样性。
甘肃敦煌壁画历史悠久是世界的文化遗产
#双十一推出敦煌壁画皮肤# 甘肃敦煌壁画历史悠久,是世界的文化遗产,每个人都有权利去保护和敬畏她!
交响丝路同奏八方和音,如意甘肃喜迎四海宾朋。当国庆节遇上秋日甘肃,是“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未觉池塘春草梦,阶前梧叶已秋声”“一带江山如画,风物向秋潇洒”.......
2021年10月8日 10:14 /甘肃 /遗产 /文化 /世界
“如意甘肃•多彩非遗”甘肃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展演在兰上演
9月28日晚,由中共甘肃省委宣传部、甘肃省文化和旅游厅联合主办的“如意甘肃·多彩非遗”全省非遗展演在兰州音乐厅隆重上演。
肃南县强化文化遗产保护 聚力推进文化旅游深度融合发展
肃南县认真贯彻落实《非物质文化遗产法》《甘肃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条例》《文物法》等法律法规,以健全保护体系,完善传承机制,促进文化生态多样性为重点,不断加大民族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与合理利用力度,推进文化旅游深度融合发展。
甘肃有丰富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
甘肃位于我国的西北部,丝绸之路横贯于甘肃境内,自古以来,在沟通我国内地与西域、中亚、西亚、欧洲的经济、文化、政治等交往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是古代丝绸之路东端的黄金路段。
让非物质文化遗产绽放出更加迷人的光彩
非遗不是躺在橱窗里的展品,也并非束之高阁的技艺绝活,而是促进增收致富的“金钥匙”,涵养文明乡风的文化资源
2021年9月3日 11:51 /光彩 /非物质文化 /遗产
敦煌文化
敦煌研究院“更新”数字化修复技术,实施“窟内文物窟外看”智能化虚拟体验项目,研发推广“云游敦煌”小程序。
敦煌文化“进万家”拓传播渠道 “数字化”助力传承千年遗产
敦煌研究院“更新”数字化修复技术,实施“窟内文物窟外看”智能化虚拟体验项目,研发推广“云游敦煌”小程序。
宁县:加强历史文化遗产保护 传承优秀传统文化
2019年8月,习近平总书记在甘肃视察时指出,要深入挖掘历史遗存蕴含的哲学思想、人文精神、价值理念、道德规范等,更要揭示蕴含其中的中华民族的文化精神、文化胸怀,不断坚定文化自信。
2020年度全国文化遗产十佳图书推介《敦煌谈艺录》入围
22日记者获悉,由中国文物学会和中国文物报社主办的2020年度全国文化遗产十佳图书推介活动终评会近日在京召开。
2021年8月23日 11:42 /谈艺录 /敦煌 /十佳 /遗产 /年度
世界文化遗产敦煌莫高窟调整单日游客接待量
敦煌研究院8月5日发布消息称,针对当前严峻复杂的疫情防控形势,世界文化遗产敦煌莫高窟将严格落实“限量、预约、错峰”要求,控制景区游客接待上限,防止游客瞬时聚集,将于8月6日起执行“单日游客量调整为正常单日核定接待量的75%”。
2021年8月11日 11:01 /莫高窟 /敦煌 /接待量 /单日 /遗产
著名世界文化遗产:甘肃省莫高窟
莫高窟位于今敦煌市东南25公里鸣沙山东麓的断崖上,洞窟坐西朝东,正面为三危山,一条名为宕泉(俗称大泉)的河流从窟前流过。

栏目导航

推荐阅读